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终端 > 消费类电子产品 >

苹果手表销量骤降:智能手表地位尴尬

来源:孙永杰 作者:孙永杰 责任编辑:方向 发表时间:2016-05-17 15:28 
核心提示:既然业内当初对于Apple Watch寄予厚望,那么我们不妨就先从Apple Watch上找找原因。众所周知,尽管苹果进入智能手表市场并不早(至少与其在智能手机市场中的主要对手三星相比),但业内认为凭借iPhone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助力(例如适配率),Apple Watch理应

众所周知,自苹果发布Apple Watch之后,由于从未单独公布销量,所以业内对于Apple Watch的销量一直是雾里看花。不过近日IDC发布的可穿戴设备销售统计显示,苹果Apple Watch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出货量大约为150万块,环比大降63%。曾经智能手表被喻为可穿戴设备中最具发展前途的产品形态,但从业内寄予厚望的Apple Watch的销量看,不能说失望,但与当初业内的期待也是大相径庭。

当然,除了苹果之外,像诸如三星、摩托罗拉等智能手表尽管同比增长幅度较大,但从绝对出货量看,也难以让人看到智能手表到底有多大的市场和发展空间。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智能手表市场的不温不火,或者说始终未能找到市场的爆发点?

既然业内当初对于Apple Watch寄予厚望,那么我们不妨就先从Apple Watch上找找原因。众所周知,尽管苹果进入智能手表市场并不早(至少与其在智能手机市场中的主要对手三星相比),但业内认为凭借iPhone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助力(例如适配率),Apple Watch理应成为智能手表市场的引爆器。但事实并非如此。也许近期苹果自己的调查揭示出了真正的原因。

据苹果披露,iPhone用户平均每天解锁设备80次,其中有89%用的都是Touch ID。按照一天12个活动小时计算的话,用户每个小时需要检查iPhone手机6到7次或是每隔10分钟检查1次。另据一项调查显示,Android手机用户每天解锁手机的次数也大抵如此,甚至之前更高。而众所周知的事实是,无论何时解锁,作为智能手表重要属性的计时功能都会被手机替代。在此也许有人会称,智能手表除了手表的计时功能外,主要的卖点是应用。那么问题来,用户每天频繁解锁智能手机(例如iPhone)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当然是应用了。这其实再次暴露出智能手表作为一个独立的智能设备与智能手机相比在应用上的软肋。

此外,苹果联合创始人之一的沃兹尼亚克近日在悉尼举行的未来交通峰会上称,目前的可穿戴设备,包括 Apple Watch 等产品并不能够激发起消费者的购买兴趣,原因是可穿戴产品缺乏运算能力和太过依赖于智能手机连接。由此可见,我们这个软肋不是指智能手表与智能手机相比在应用数量上的差距,而是说智能手表缺乏独立于手机或者说手机不具备的杀手级应用。也就是说刚需的智能手机让智能手表成为了非刚需的产品,甚至是鸡肋。

除了智能手机之外,Kantar Worldpanel ComTech日前发布的一份美国和欧盟四国(英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可穿戴设备报告显示:有佩戴可穿戴设备的美国消费者中,有75%都是健身手环,智能手表的比重只有12.2%。而在欧盟四国中,只有6.6%的用户选择佩戴智能手表。而作为目前全球可穿戴设备老大(主要产品的智能手环)的Fitbit CEO詹姆斯•帕克(James Park)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从第一天开始,Fitbit就知道自己应该专注于健康和健身,不是其它的东西,相比之下,Apple Watch太复杂,做的事情太多,容易引起消费者困惑。

不知业内看到这些有何感想?我们得出的最重要结论,与同属于可穿戴设备的智能手环相比,智能手表的所谓功能又显得过于冗余了。即与智能手环类的聚焦某个应用相比,对于市场和用户来说,Apple Watch的应用又呈现出累赘的一面,如果我们联系上述智能手表与智能手机相比在应用上的鸡肋,可以说,智能手表成为了智能手机与智能手环类可穿戴设备中的“三明治”,被夹在中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责任编辑:方向)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