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终端 > 消费类电子产品 >

苹果iPhone会回美国生产吗(3)

来源:热点微评(redianweiping) 作者:王新喜 责任编辑:方向 发表时间:2016-02-02 11:56 
核心提示:但在中国,华强北、中关村、华南城、淘宝网等实体和网络电子零件市场,则可以迅速为生产一件货品采购全部的材料运送到厂房。不过中国的隐患也在这里,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跨国企业的制造业向其他更具有性价比优
但在中国,华强北、中关村、华南城、淘宝网等实体和网络电子零件市场,则可以迅速为生产一件货品采购全部的材料运送到厂房。不过中国的隐患也在这里,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跨国企业的制造业向其他更具有性价比优势的国家转移或者回迁本国,中国低附加值产业尚未转型成功,如何在全球制造业再次分工之前形成核心优势向上游迁移,也将是国内制造业需要思考的难题。

前面提到,如果在仓促的情况下离开中国回到,iPhone在美国将没有熟练的产业工人。这对苹果来说,将是一个严重的打击。苹果若要为美国提供熟练的产业工人,显然还需要时间,另外,聘请大量工人只会令成本大幅上升,苹果目前正在遭遇利润与销量下滑的困境之中,苹果若想在短期内对生产线全面迁移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过于依赖中国供应商与中国市场,也意味着将持续依赖中国的产品配套能力与支撑能力,这对于苹果始终是一大隐患。因为前面提到,在美国,已经没有庞大的产业集群来支撑iPhone在关键零部件上的迅速生产,这可能会让未来苹果欠缺应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

苹果或已经意识到了危机 已有回流迹象

而苹果事实上已经意识到了危机,此前曾作出尝试将部分零部件迁回到美国组装,据资料显示,在2014年传闻中的iPhone6蓝宝石玻璃,是在美国阿利桑那州的GTAT公司生产,Mac Pro的顶级Mac机late2013版本开始已陆续迁回美国组装生产了。甚至,苹果有可能自己在本国生产芯片,据《硅谷商业杂志》指出,苹果公司此前支付了1820万美元在圣荷塞北部购买了一处面积为70000平方英尺的芯片生产工厂。从某种程度上说,苹果迁回美国生产,短时期内造成人工成本大幅上升,但基于成本考量,苹果也需要想办法提升代工厂的人工效率与制造产业的机械化。据说苹果已经开始在其MacPro、iMac生产线上实施自动化生产,除了材料和最后组装,制造过程也基本无须人力。

从这里可以看出,苹果或已做好了未来iPhone的关键零部件与硬件回流本国生产的准备。从长期来看,代工厂迁回美国或帮助苹果在供应链环节获取更大的自主权与更有效的创新驱动效应。从前面的产业公地的理论可以看出,任何一个产业的兴衰,都不是孤立,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甚至会引发蝴蝶效应。

供应链产业集群的分散也不利于iPhone硬件的升级迭代与创新

因为供应链产业集群的分散也不利于iPhone硬件的升级迭代与创新。因为从前面论述可以看出,制造业本身具备带动整条产业链的发展的连锁效应与产业的集聚效应,反之亦能造成产业空心化。比如说,电子材料加工工艺、沉积和镀膜技术、复杂测试和组装能力,这些能力是美国目前正在逐步丧失主导权的制造领域,而这些制造业领域的能力本可以形成产业公地,进而带动众多其他的先进、高附加值电子产品制造业的发展,进而推动软硬件融合创新。(责任编辑:方向)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