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终端 > 消费类电子产品 >

英特尔移动自身不硬找谁都没用

来源:孙永杰 作者:孙永杰 责任编辑:方向 发表时间:2015-12-30 10:57 
核心提示:未来的可穿戴设备以自己的x86架构一统天下;其次英特尔所谓芯片设计能力的优势还是基于自己的x86架构之上,如果说英特尔可以协助华为做到ARM架构芯片厂商中最牛的芯片,那英特尔何不和其他厂商(例如高通、三星、联发科等)一样购买ARM的IP自己开发基于ARM架

本文原标题:《英特尔移动自身不硬,找谁做伙伴都没用》

针对英特尔在移动(例如智能手机)市场的低迷,有业内人士建议英特尔应该寻找在智能手机市场的重量级合作伙伴,例如今年在智能手机市场风头正劲的华为,并认为双方可以做到优势互补。事实真的如此吗?英特尔在移动市场迟迟不能破局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仅仅是缺少重量级的合作伙伴吗?

首先我们看业内人士所言的英英特尔与华为合作所谓的优势互补是华为可以借助英特尔的芯片架构设计能力提升华为海思芯片的竞争力。但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首先从英特尔的整体战略看是希望从服务器、PC到移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和未来的可穿戴设备以自己的x86架构一统天下;其次英特尔所谓芯片设计能力的优势还是基于自己的x86架构之上,如果说英特尔可以协助华为做到ARM架构芯片厂商中最牛的芯片,那英特尔何不和其他厂商(例如高通、三星、联发科等)一样购买ARM的IP自己开发基于ARM架构的芯片并面向开放市场去与高通和联发科等芯片厂商直接竞争呢?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

其次对于移动芯片而言,除了AP(应用处理器)外,基带芯片和SoC的整合能力也至关重要。但英特尔在上述这几个方面与ARM阵营的芯片厂商(包括华为)相比并不具备优势,甚至已经落后。

业内知道,英特尔当初进入移动市场最大的卖点就是性能,但由于ARM及其阵营在技术上,尤其是以苹果为代表的自研芯片的飞速发展,英特尔当初的性能卖点在今天已经被大大稀释,这点从科技网站Android Authority近日对三星、高通和英特尔三家厂商主流的SoC(高通的骁龙810、三星的Exynos 7420、英特尔的凌动Z3580)芯片的对比测试中,英特尔芯片在主要的性能、续航、实际使用项等方面均垫底可见一斑。究其原因,Android Authority认为英特尔的最大问题是移动芯片使用了和桌面PC芯片相同的架构,而制作高性能、节能的处理器是件非常复杂的工作,ARM在此领域的优势非常明显。对于英特尔而言,赶超ARM基本无望。如此来看,英特尔在移动芯片的架构设计能力上显然不如ARM阵营的芯片厂商,既然如此,也再次证明了前述的英特尔可以帮助华为设计出最好ARM芯片的悖论,当然这之中既有AP也包括了SoC的整合能力。

再看重要的基带芯片,自英特尔并购基带芯片厂商英飞凌,之前的苹果客户被高通抢走之后,其在基带芯片市场的表现一直不温不火,最新的统计显示,英特尔基带芯片的市场占有率排在高通、联发科之后,只占有4.6%的市场份额,比华为海思仅高出1.3个百分点,但要知道,海思只是自给自足,英特尔面向的是开放市场。重要的是在基带芯片的发展技术水平上,英特尔与海思相比也不占据领先的优势。例如明年上市的XMM 7360与海思Balong 750相比,Balong 750支持 LTE Cat.12 DL和 Cat.13 UL,而且 DL MIMO 高达传输模式 9,与高通明年主打的骁龙820 的基带芯片性能相当,相比之下,XMM 7360仅支持 Cat.10 DL和Cat.7 UL。而随着明年高通下一代最高下行传输速度高达每秒1Gbps 的Snapdragon X16在2016年中期的出货,英特尔在基带芯片方面对于OEM厂商将再次失去吸引力。其实,不要说明年的X16,就是不久前发布的X12,无论在制造工艺、功能还是性能都比XMM 7360高出不少。当然我们在此并非完全否定英特尔基带芯片的竞争力,只是在技术水准远达不到业内顶级的水平,既然这样,华为与其合作能借鉴和互补什么呢?又如何与高通竞争呢?(责任编辑:方向)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