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终端 > 消费类电子产品 >

智能手机应对增长停滞之危:新市场有待渗透

来源:腾讯科技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3-12-30 10:57 
核心提示:就在国际巨头调整之际,一些中国的终端厂商趁机宣布新的品牌策略。这是因为随着市场增速放缓,人们在购买第二台智能手机时,会更加重视品牌。最终,这将使中国终端市场在2014年呈现出激烈的竞争态势。

18%,这对聚集在中国市场的300多家终端厂商来说是一个可怕的数字。第三方分析机构GfK中国预计,2014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增长率只有18%,而在2011年,这一数字是159%。

行业格局即将重新洗牌的声音在2013年末听起来令人紧张,GfK中国分析师任燕表示,在2014年,终端厂商将不止在中高端产品线上开始捉对厮杀,甚至在低端产品上,会将价格进一步降到299元的价位。

一些悲观的声音甚至认为,不少现有的手机厂商将在2014年消失,只有少部分挣钱的厂商能够很好地活下去。

发展红利已逐步耗尽

智能手机的出现改变了一切,消费者对手机的选择从功能机转向智能手机。

在过去的2~3年内,在以苹果、HTC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先行者的带动下,整个终端产业链转向了智能手机时代。芯片厂商如联发科、高通提出的交钥匙方案,以及电信运营商对定制机加大扶持力度,更是让这一转变加快了速度。

与功能机时代的山寨为王不同,智能手机的兴起是伴随着品牌的崛起,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小米、vivo和OPPO这样的国产厂商。由于品牌的宣传,他们很快速地被用户所熟识,甚至建立起了相应的粉丝群体。

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此前曾预测,到2014年底,全球前5大手机厂商中,将有3家来自中国。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能够赢得市场,因为拿走产业绝大部分利润的苹果和三星也在做出转变。其中最明显的案例就是在今年苹果推出了中低端的iPhone5c,而三星正在制定“两低一高”的产品策略,在2014年将争夺低端市场。

吸引这些国际巨头转向的理由只有一个,就是原有市场趋近饱和。2013年发生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智能手机的销量首次超过功能机,依靠用户更换手机带动增长的模式已经不再那么管用。

市场数据也表明了这一事实。分析机构GfK中国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在经历了2011年销量增速最高点的79%之后,近两年增长率正在逐年降低,GfK中国预计2014年的增长率将仅有25%。这一趋势在中国市场只是更加明显。

对于趋势增长放缓的原因,GfK中国分析师任燕表示,“一方面是新技术对老技术替换周期已经走到了放缓的阶段,另一方面是新增用户占比减小,而用户从功能机到智能手机的换机需求正在下降”。

从上游芯片厂商来看,Gartner研究部副总裁Andrew Norwood在一份芯片行业分析报告也指出,“种种迹象暗示高端智能手机市场或许已经进入饱和阶段,目前增长空间主要在低价、低端或中端智能手机市场。”

国际巨头剩者逐级下沉

没落,其实对一些传统优势品牌来说更加明显。

谷歌收购了摩托罗拉,产品线却紧缩到只有Moto X和G;开启Android时代的HTC却在这一年里因为人事和市场策略的问题风雨飘摇;微软收购诺基亚之后,业界关注的更多的是埃洛普,而非拓展市场的下一个十亿计划。

在中国市场这样的或许会更加明显。投资公司Wedge Partners的一个数据显示,苹果最新的两款iPhone在中国的人气正在被本土厂商盖过。

因此,寻求向下渗透就成为这些国际巨头的自救之路。

在一二线城市,用户消费能力高,但是市场高度饱和、整体销售量增速下降的事实已经十分明显,但是从GfK中国监测的数据来看,三、四线城市仍然保持着三位数的增长。这是因为不少三四线城市仍有较多用户使200元左右的山寨功能机。

另一个优势来自于中国农村城镇化的政策。这将进一步推动三、四线城市的消费需求的增长。

早在2012年,苹果曾通过其优质经销商尝试进入二三线城市。虽然在一些城市的单店销量与北京非主流商圈的店面相差不多,但是苹果进入这样的市场仍然需要逐级渗透。

对于三星也是一样,从其目前的一系列调整来看,由于其在销量上已经占据优势,因此如何保持这一发展趋势成为其最为关心的问题。因此,低端产品、低线城市这种能够提升销量的关键市场就成为接下来三星最重要的策略。

此外,三星期望在新兴的中国4G终端市场能够率先发力,而这也将促进其对产品线的调整。(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