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终端 > 平板电视 >

LED普及福音 上游材料加速国产化

来源:艾肯家电网 作者:许屹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8-07-04 01:40 
核心提示:《平板电视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已于2010年12月1日正式实施。新标准的施行对中国平板电视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除大幅降价、清理高耗能产品库存造成的利润损失外,平板电视“贴标”亦为彩电产品更新换代吹响的冲锋号,LED电视成为最大赢家。无论是从色彩表现

2010年中国平板电视市场发展相对艰难,全年需求规模预计2800万台,较之2009年增幅为40%,自2004年以来增幅首次低于50%,未能达到多数彩电制造企业的预期。而导致该现象的原因之一便是国产彩电品牌与外资品牌间的价格竞争日益激烈,导致众彩电企业的利润率下降。同时,受已实施的新能效标准影响,彩电企业普遍遭遇清理CCFL背光源液晶电视库存问题,大幅降价导致利润进一步削薄。

平板显示作为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性重点产业,近几年虽然取得飞速发展,但依旧屡遭诟病。即使多个地方和企业纷纷开始兴建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从TCL到京东方,从深圳到北京,或许中国目前轰轰烈烈的造屏运动转移了人们的视线,从而忽视了中国在补缺缺屏短板的同时,并没有对与平板显示产业地位一样重要的上游装置、材料产业给予同等的重视。在液晶面板建线热的背后,上游关键原材料及设备配套环节的薄弱,仍然制约着我国平板显示产业的健康、持续成长。

平板电视能效标准施行 LED成主流产品

《平板电视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已于2010年12月1日正式实施。新标准的施行对中国平板电视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除大幅降价、清理高耗能产品库存造成的利润损失外,平板电视“贴标”亦为彩电产品更新换代吹响的冲锋号,LED电视成为最大赢家。无论是从色彩表现力、动态效果还是节能环保方面来考量,LED电视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调查办公室发布的报告称,2010年LED电视在城市市场销量已达到总销量的30%以上,而《平板电视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的出台,更是加快了这一进程。

与传统的CCFL背光源相比,LED电视采用的LED背光源在技术上的改进对于画面色彩的提高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节能方面的表现也相当突出。据悉,早在能效标准出台之前,中国电子商会联合工信部数字电视标准符合性检测中心开展的彩电行业能效等级自查结果显示,LED电视检测结果更佳。

2010年通过CESI节能认证的彩电企业有:长虹、三星、夏普。随着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理念深入人心,节能产品必成主流,而抢先研发LED的品牌企业无疑将成为2011年最大受益方。

平板显示产业全面超赶 上游材料依然受制于人

在CRT时代,中国大陆的“8大彩管厂”中有7个是合资的(合资企业无一例外是由外方控制技术)。在平板显示替代CRT显像管的过程中,除了唯一没有外资的咸阳彩虹在平板显示技术上作出了努力,其余7个合资的都是停产撤资了事。换句话说,无论是外资生产线还是由外资控制技术的合资项目,其本质就是以现有技术进行生产,与中国大陆掌握应对技术变化的能力没有关系。

在过去几年里,平板显示产业主要采用跟踪战略,但是随着这几年的快速发展,特别在2009年,中国平板显示产业已经进入全面赶超阶段。标志性的事件有两个:一是国务院振兴规划的出台,将平板显示产业的定位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国家之所以现在投资平板显示产业,主要原因是把平板电视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彩电业的整体转型联系到一起;二是多条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的上马,进一步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但是,我们在开始造屏运动的同时,与平板显示产业链配套的上游关键装置和材料的来源很大一部分依赖于他国企业:小分子OLED材料和结构的基本专利主要掌握在美国柯达以及日本出光兴产等公司手中;高分子PLED材料和结构的基本专利主要掌握在英国CDT和美国杜邦等公司手中。我国缺乏OLED关键材料的核心专利,亟须加快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用化OLED材料的研发。

中国面板业早就有这样的论调:上游配套企业80%都是国外企业,在上游依然受制于人的情况下,即便高世代液晶面板投资完成,其成本依然要高于竞争对手。

从日韩液晶显示产业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要想提升产业话语权,加强基础材料产业的建设至关重要,这仅靠某一个企业的力量远不够。在产业建设力量的贡献上,政府这只推手的作用不容置疑。此前发改委下发的《关于2010年继续组织实施彩电产业战略转型产业化专项的通知》,这项政策的背后,是国家将以20亿来扶持面板行业的上游。足以说明政府层面的重视已经开始付诸行动,这同时也说明,面板行业的上游领域在国内目前还属于薄弱环节。

戏剧的是,虽然国内扶持政策始见抬头,但在本轮造屏运动中,市场蛋糕还是为国外企业而做。其中,属日本企业觑觎中国市场之心昭著。

日本装置企业东方电子副会长佐藤洁就表示,对中国巨大的平板显示市场看好,并透露目前其企业也在致力于OLED关键技术高分子喷墨材料的研究。日本丸红电子材料部课长永井宣称,今后将要为中国平板显示产业做更大的贡献,并希望与中国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

OLED民族战略布局  上游领域慢起步快发展

专业人士指出,平板显示上游领域由于投资高、风险大、壁垒厚,使众多企业望洋兴叹。长智光电是友达在大陆的第一家合资企业,撷取我国台湾面板龙头与大陆彩电大厂强大互补性。长智光电建立后,友达又陆续与海尔、TCL等彩电企业采取合资的模式进行了合作。

随着我国内地液晶产业格局的新变化,一批企业开始进入液晶显示产业的中上游,比如夏普与熊猫集团在南京建液晶面板6代线及8代线,三星在苏州建7.5代线,LG与广州市政府签署了建设8.5代线的协议,京东方在北京投建8.5代线等,彩虹进入液晶玻璃基板领域,深纺织介入TFT-LCD用偏光片项目等。

与此同时,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和长虹的带动下,TCL、海信等彩电厂商纷纷从液晶模组开始布局上游,华星光电、京东方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也开始布局。

长虹对于发展OLED产业也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将小尺寸进行产业化,第二步是着力发展大尺寸。目前,长红旗下虹视联合数十家OLED产业上下游的企业,建立了OLED工程实验室,努力打造我国产业链集群优势。虹视OLED项目一期工程PMOLED量产线已于2010年4月1日正式投入试生产,设计年产能为1200万片(以1英寸计算)。

作为平板显示产业的龙头区域深圳而言,这几年在平板显示产业链建设方面取得了突破性发展。比如目前正全力推进中芯国际集成电路8英寸、12英寸芯片项目、华润微电子6英寸生产线、世纪晶源化合物半导体、意法半导体龙岗封装测试项目等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项目和深超光电第五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华映显示液晶模组生产线等平板显示(数字视听)项目的建设。同时开展国外半导体公司8英寸、12英寸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中韩信息技术创新合作项目、第 7.5代和第8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液晶玻璃基板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填补液晶产业链中的超薄玻璃生产线等主要缺失环节。

业内人士表示,2011年将是LED全面降价普及的一年,而上游材料国有化是控制成本的关键核心,在价格上不在受制于人,国产品牌才能突围市场,主导平板液晶市场这块蛋糕的占有率。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