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移动互联网 >

BATJ“去金融化”揭示互金转型之路

来源:通信信息报 作者:邹奕萍 责任编辑:方向 发表时间:2018-10-12 10:41 
核心提示:监管趋严是互金巨头去掉金融“标签”的重要原因。2017年,从P2P、ICO、互联网资管、互联网小贷、现金贷到第三方支付,一系列专项整治文件下发,为互联网金融的合规划上了红线。而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4月初下发《关于加大通过互联网开展

矗立互联网金融潮头若干年后,BATJ为代表的金融服务公司纷纷褪去金融光环,回归技术本源。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日前“京东金融”官方微博账号日更改名称为“京东数科”。京东金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认为数字科技更能体现公司的定位,所以在新媒体端尝试用“京东数科”这个名字跟行业和用户进行交流。

在强监管下,互金巨头强化科技属性,争做向传统金融机构输出技术的服务商。既是为了避免成为管道化的命运,也是希望强化科技力量实现更大增量空间的拓展,走去虚向实之路。

互金监管呈趋严之势,BATJ走上转型之路

金融强监管的推行,使得BAJT这场转型变得顺理成章。

一方面,监管趋严是互金巨头去掉金融“标签”的重要原因。2017年,从P2P、ICO、互联网资管、互联网小贷、现金贷到第三方支付,一系列专项整治文件下发,为互联网金融的合规划上了红线。而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4月初下发《关于加大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整治力度及开展验收工作的通知》,意味着互联网金融必须持牌上岗,这令许多平台的主要盈利业务受到巨大打击。

虽然BATJ金融并非没有触及风险,但加强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监管也将BATJ全部纳入其中。强监管背景下,做传统金融的“挑战者”越来越难。此外,对于支付领域的强监管风暴,也直接动了BATJ的奶酪。

另一方面,金融牌照是互金企业“必争之地”,而在获取牌照的过程中需投入大量资金。定位于科技则能更快开拓市场,且能比金融企业获得更高的市场估值。

BATJ频提科技属性,加强与传统金融合作

在“去金融化”的道路上,BATJ一方面强调科技输出,另一方面加强与传统金融机构的合作。但仔细观察,几大巨头又稍有差别。

百度金融借助百度云助力金融机构高效上云,并研发智能客服、场景一体机等智能金融产品。同时,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对数据归集、识别用户偏好、风险承受,调整组合建议。蚂蚁金服向金融机构提供理财平台和AI(人工智能)技术。平台上的金融机构不再只是金融产品的后端提供者,可以利用蚂蚁金服提供的用户连接、用户画像、精准营销等一系列算法工具,构建直连用户的自运营模式。腾讯金融依托微信、QQ等前端带来的流量,以及与第三方金融科技企业的合作,腾讯金融云的技术与产品策略围绕着要成为金融机构建立生态化互联网金融平台首选的提供商展开。

京东金融主要靠自营金融产品阶段形成的大数据风控能力以及白条风控能力,根据银行需求做金融场景下的科技能力输出,同时将资金和资产端转移给金融机构。(责任编辑:方向)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