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移动互联网 >

现金贷可能换个马甲卷土重来

来源:许权胜 作者:许权胜 责任编辑:方向 发表时间:2017-12-04 17:01 
核心提示:之所以有市场是因为我国一些制度安排的缺陷造成的,一些无征信、收入低、无财产抵押的人群在银行很难获得授信。我国总共发出4.55亿张信用卡,但实际活跃的客户仅1.4亿张,除去18岁以下和60岁以上人群,我国有近6亿适龄人口无法获得银行有效授信,这么庞大的群

如果金融不充分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监管只是将现金贷机构用一些框框套住,那么现金贷很快会换个“马甲”卷土重来,让监管防不胜防。

不久前,网络现金贷风雷滚滚风靡全国,这个要改变无法从传统银行享受到金融服务的群体的一种新生事物,一横空出世就吸引住了人们的眼睛,特别是对金融的监管者,更是以为网络现金贷能弥补银行的不足,能给人们送去普惠金融服务并能促进消费。

现金贷之所以有市场是因为我国一些制度安排的缺陷造成的,一些无征信、收入低、无财产抵押的人群在银行很难获得授信。我国总共发出4.55亿张信用卡,但实际活跃的客户仅1.4亿张,除去18岁以下和60岁以上人群,我国有近6亿适龄人口无法获得银行有效授信,这么庞大的群体一下成为网络小贷的蓝海。但这些信用有瑕疵的人群中绝大多数是农村人口,因为农村的土地性质原因,我国贷款通则中有规定农村集体土地或在集体土地上的农村宅基地都不适合在银行抵押,所以造成大部分农村人的财产无法享受银行授信条件。

再加上银行这十几年来经营方向的转移,喜欢大客户,放弃小客户,因为银行人手紧缺,如果多招员工就要增加一些负担。当然还有效率问题,大客户的一笔贷款要抵消无数小客户的业务,贷款结息也不像小客户那么零碎,揽来大客户等于是工作量相应减少。所以一些银行即使资金有很多富余,几乎放着不动也不愿碰小额贷款。这样市场就会更增加一些金融需求者,如果这些人出现生活急需或者需要消费,却要被银行找各种理由拒之门外。

这些人群的金融权益得不到满足。此时刚好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利用大数据来甄别客户正好填充这个空白,这些人也成了现金贷“首桶金”的来源。互联网的快速简洁极大提高的金融获得的效率,减少了银行那些繁琐的风控程序。网络小贷公司也由此应运而生,雨后春笋般的遍及全国各地。从这当中银行也可以获得利益,找到了代理人,将富余资金通过互联网金融的小贷公司投放出去,把风险转嫁到小贷公司身上。可是网络小贷公司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那些银行不愿意涉及的地方便是网络小贷公司要钻的空隙,因为那个地方风险虽高利润也高,如果用高利润来覆盖贷款损失,这样的买卖也是划算的。

但缺憾之处就在于金融被降低了信用门槛,也变相放大了人们的消费欲望。目前现金贷市场有一万亿左右的规模,据趣店公开披露的信息,其中48.1%的放贷资金来自于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信托公司等机构。另外,部分P2P平台也借道网络小贷公司规避监管以及网络小贷公司跨区域经营,引入资产证券化放大资金杠杆,这些风险的叠加也是促成中央近期雷厉风行的监管措施的快速布防的主因。 

可是现金贷的风险是怎样产生的呢?一些报道称网络小贷公司普遍用提高贷款利率的方法来弥补损失,很多网络小贷公司突破民间借贷最高不得超过36%的利率红线,大多数用提前扣除一些收费项目变相抬高利率,其实这种变着花样来收利息的特征等于是用不断提高的“高利贷”来覆盖信贷风险。还有一种风险产生方式就是网络小贷公司用冲量来弥补贷款损失,办法是降低贷款条件来换取提高贷款数量,招揽更多借款人用增量来稀释贷款的不良,结果公司之间的互争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当借款人出现不能还上贷款时,网络小贷公司就会撺掇借款人从其他网络小贷公司借款来偿还贷款,这样就使一些借款人在多个现金贷平台借款,并因息滚息而负债累累深陷现金贷漩涡不能自拔,再加上利率的重复累积,一些人本来只借千元本金,不到二年就翻滚到7万元,还款越来越无望。这样的结果又催生出一些讨债公司,限制借款人身自由或暴露个人隐私等暴力讨债方式来实现讨债成功。(责任编辑:方向)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