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移动互联网 >

eMTC产业链加速成熟:可穿戴设备将多样化发展(2)

来源:通信观察 作者:通信观察 责任编辑:方向 发表时间:2017-04-27 11:46 
核心提示:在通用模组层面,中国移动将打造物联网通用模组,内置eSIM,整合来自不同行业的应用需求,通过定义标准的接口、统一尺寸、通用封装,从而解决物联网模组碎片化、兼容性低、缺乏规模效应的问题,大幅降低物联网应用

在通用模组层面,中国移动将打造物联网通用模组,内置eSIM,整合来自不同行业的应用需求,通过定义标准的接口、统一尺寸、通用封装,从而解决物联网模组碎片化、兼容性低、缺乏规模效应的问题,大幅降低物联网应用门槛。

此前,传闻三家运营商将大幅推动NB-IoT通用模组年中上市,但对于eMTC通用模组的推动业界尚无迹象。原因可能无外乎,eMTC终端形态丰富面向市场多元化,难以形成统一的模组尺寸;eMTC对于成本敏感度相对而言并不强烈……,

但随着NB-IoT的加速,更具商用前景的eMTC,在产业链具备商用能力之后,有待业界进一步催化。

eMTC满足广泛的应用场景与需求

eMTC基于LTE协议演进而来,主要目标是降低系统复杂度、成本,提高续航时间,去除不必要的部分,比如高速率、高移动性、超强传输能力。

由于eMTC是根据物联网的需求量身定制,因此达到了提升续航/电池寿命、降低成本、提升小区内部署总量的要求。

eMTC具备LPWA基本的四大能力:广覆盖、大连接、低功耗、低成本。

在广覆盖方面,eMTC比LTE增强15dB(可多穿一堵墙),比GPRS增强了11dB;

在大连接方面,eMTC支持每小区超过1万个终端;

在低功耗方面,eMTC的耗电仅为2G Modem的1% ,eMTC终端待机可达10年;

在成本方面,eMTC芯片成本有望达到Cat.1的25%。

在移动场景下,eMTC是取代GPRS模组的最佳选择,同时也满足了关于语音通话/带宽速率的需求,与追求更低成本和长续航的静态场景下的NB-IoT形成互补。

eMTC 为可穿戴设备市场添柴加火

可以发现,eMTC具备的可定位、中速率、VoLTE、支持移动性等特性,与各种可穿戴设备背后所需的技术诉求相吻合,甚至直击功耗、移动性等痛点。

在不少人印象中,可穿戴设备约等于智能手表+手环。

其实,可穿戴设备品种繁多。据美国消费电子协会预计,可穿戴设备预计达到百余种,除了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还有智能头盔、智能手套等可穿戴设备纷纷登场。

比如,针对于专业骑行用户的可穿戴设备包括了码表(GPS)、运动摄像机、智能前/后车灯、后视雷达、对讲、眼镜显示器、心率带、踏频计、功率计等等。

记得在2015年夏天,某家互联网厂家将码表、定位、对讲、心率、踏频、前后灯、防盗等一股脑集成在智能单车内,希望在未来投向共享单车/骑行市场。可见,可穿戴设备应用的服务对象不仅是人,还包括了包括物。

甚至于,如高通、爱立信等在面向车联网的应用案例中,将C-V2X与智能灯杆、骑行头盔、单车和无线充电等等结合在了一起,降低自动驾驶中的安全事故,通过物物相连提前感知获悉交通流量、路障等信息。(责任编辑:方向)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