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移动互联网 >

工信部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一阶段关键技术验证工作日前结束

来源:融合网|DWRH.net 作者:孟娜 责任编辑:方向 发表时间:2016-09-23 10:33 
核心提示:5G技术验证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统一领导和组织,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等三家运营商参与起草验证规范并完成验证工作。据融合网|DWRH.net获悉,本次验证的总体目标是,推动5G核心技术研发,验证5G技术方案设计,促进形成全球统一的5G技术标准。

2016年9月下旬,数家通信设备企业正式对外宣布各自已按计划顺利完成了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领导和组织的“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一阶段关键技术验证(下文简称‘5G技术验证’)”工作。

据融合网|DWRH.net获悉,本次验证推动了5G从概念到实现、验证了相关关键技术和方案、促进了5G技术的产品实现、加速了5G技术标准发展,为未来5G的技术演进和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5G技术验证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统一领导和组织,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等三家运营商参与起草验证规范并完成验证工作。据融合网|DWRH.net获悉,本次验证的总体目标是,推动5G核心技术研发,验证5G技术方案设计,促进形成全球统一的5G技术标准。

其中,有两家相关企业在5G技术验证中,承担了28GHz毫米波大规模天线技术、3.5GHz频段混合模拟数字预编码大规模天线技术、UF-OFDM灵活5G空口波形和协议、网络切片技术和网络边缘计算等共五项关键技术的验证工作。

5G技术验证关键信息

毫米波大规模天线技术: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单用户MIMO技术相比,毫米波大规模天线技术能够将系统吞吐量提升7倍以上。相关企业的多用户干扰抑制技术以及动态波束跟踪技术能够保证毫米波系统在视距、非视距、静止、移动等各种复杂环境下均能获得非常稳健的传输性能,确保了未来5G系统在高频段的各种苛刻传播环境下也能充分发挥性能优势。

面向5G大规模天线系统的混合预编码技术:这一技术能够大幅度减低5G大规模天线系统的硬件成本,同时获取巨大的容量增益。据融合网|DWRH.net获悉,相比基于纯数字预编码的大规模天线技术,混合预编码技术能够将每比特传输的硬件成本降低40%。验证结果表明,在射频通道数相同的情况下,相比传统的纯数字预编码技术,混合预编码技术能够带来160%的容量增益。

5G新型多载波UF-OFDM:验证结果显示,UF-OFDM能够灵活有效的支持未来5G多种不同需求的业务在统一的物理层框架下的混合传输,能够更好地支持不同波形参数配置和零散频谱资源的利用。相比其他波型技术,UF-OFDM的异步传输性能以及硬件实现复杂度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非常适合未来海量物联网终端的业务传输需求。

网络切片技术和MEC技术:这一技术基于全新的5G网络架构和可编程网络操作系统实现。通过创新的独立于接入技术的网络架构,实现对不同接入网技术一致的协议流程,从而能够实现灵活的网络切片和高效的网络运营;验证不同业务类型的端到端网络切片,包括低时延IoT和大带宽eMBB网络切片,有效支持5G差异化业务。创新的MEC无缝迁移技术,最大程度降低业务中断时间,更高效地满足用户业务体验需求。

(责任编辑:方向)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