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移动互联网 >

谷歌宣称FBI秘密监视其部分用户机密信息

来源:腾讯科技 作者: 清雨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03-09 19:11 
核心提示:美国司法部监察长审查发现,FBI在许多情况下滥用职权和“国家安全信函”。比如,在9•11事件后,FBI与AT&T和Verizon达成了数百万美元的合同,要求这两家公司在FBI内部安排员工,允许这些员工进入电信数据库,以便他们能及时满足FBI对电话记录调查的需求

北京时间3月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谷歌周二公布了有关“国家安全信函”的数据,指出FBI(美国联邦调查局)正秘密监视其部分用户。谷歌周二公布了近年收到“国家安全信函”次数的大致范围,根据“国家安全信函”的要求,谷歌必须无条件向美国政府提供用户的帐户信息。这也是企业首次公布有关“国家安全信函”的数据。

“国家安全信函”授予美国政府无需司法监督就可获得有关美国人的财产和通信的详细信息。FBI已经发送了成千上万封“国家安全信函”,并因滥用“国家安全信函”而备受指责。FBI在“国家安全信函”中要求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信贷公司、金融机构和像谷歌这样的企业必须提供有关他们客户的机密信息,如客户资料、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所访问的网站,以及其他更多FBI所谓的与调查有关的信息。

谷歌表示,2009年至2012年间每年都能收到“0-999”封“国家安全信函”。在与当局就公布相关数字的谈判中,谷歌表示国家安全是政府必须考虑的事项。谷歌法务总监理查德•萨尔加多(Richard Salgado)在博客中写道:“你会注意到,我们公布的只是大致的范围,而非具体数字,这是因为FBI、司法部和其他机构担心公布具体数字可能会泄露调查信息。不过,我们计划每年更新这些数字。”萨尔加多没有就此发表评论。

2011年,FBI发出了涉及7,201个不同个人的16,511封“国家安全信函”。谷歌表示, 2009年至2012年收到的“国家安全信函”中,除2010年涉及2000至2999个用户帐户外,其余每年均涉及1000至1999个帐户。谷歌指出,FBI可能获得了有线或电子通讯服务用户的姓名、地址、服务年限、本地和长途通话费用记录等信息,但是FBI无法利用“国家安全信函”从谷歌获取其他信息,如Gmail内容、搜索请求、YouTube视频或用户IP地址等。

根据美国《爱国者法案》(Patriot Act),如果政府认为“国家安全信函”请求是与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或秘密情报活动的调查相关,那么谷歌或其他机构在收到“国家安全信函”后必须提供相关信息。“国家安全信函”是一个有力工具,因为它们无需法院批准,且适用于言论禁止令,以防收件方向他人透露收到“国家安全信函”的信息。在调查恐怖活动时,仅需主管签发,FBI特工自己就可向信用机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或电话公司发送“国家安全信函”。

然而由于缺乏司法监督,过度滥用“国家安全信函”的可能性大增。2007年,美国司法部监察长审查发现,FBI在许多情况下滥用职权和“国家安全信函”。比如,在9•11事件后,FBI与AT&T和Verizon达成了数百万美元的合同,要求这两家公司在FBI内部安排员工,允许这些员工进入电信数据库,以便他们能及时满足FBI对电话记录调查的需求。司法部监察长还发现,这些员工让FBI特工在没有书面文件许可的情况下非法查看用户记录,甚至是为FBI撰写“国家安全信函”。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