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移动互联网 >

2013,电信级Wi-Fi将趋向成熟

来源:通信产业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01-25 10:32 
核心提示:有行业预测显示,2013年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将达到近10亿部。随着运营商和企业部署的Hotspot 2.0基础设施数量达到数百万单位,该项技术将迅速席卷全球。用户将不必再思考SSID及认证问题,而Wi-Fi也将融入到全球的移动网络中。

(RuckusWireless优科无线亚太区副总裁区国梁)所有迹象都显示服务提供商的Wi-Fi部署在2013年将全面提速。尽管Wi-Fi作为消费和企业级技术已经有相当一段时间了,但是今年它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3年1月15日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手机网民数量为4.2亿,年增长率达18.1%。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也继续提升,由69.3%上升至74.5%(约为3.15亿)。这些数据都充分表明人们对移动互联网的服务需求正处于空前高涨阶段。而这其中,Wi-Fi则在承载数据业务流量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另一方面,市场分析公司Informa在其日前的报告中指出:“移动运营商会着力加强蜂窝网通讯质量和用户体验,而固网运营商则会大幅增加在公共Wi-Fi网络上的投资,扩大Wi-Fi网络建设规模并探索其盈利模式。”中国移动的高层也曾公开表示:“Wi-Fi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网络。它是一项长久大计,而不是过渡产品。”

究其原因来看,Wi-Fi一直被认为是帮助运营商应对移动数据流量巨大增长的最经济、容量最丰富的技术——尤其是在高密度区域。很多地区的流量年均增长50%到100%,且没有停止的迹象。我们在这里很容易就能够做个数学运算,而且会发现即使采用LTE部署,这种现象也将很容易冲击现有的移动基础设施。

为什么采用Wi-Fi?为什么现在采用Wi-Fi?

Wi-Fi作为一项可靠的RAN(无线接入网)技术正在迅速崛起,可在移动网络中与3G和LTE同时部署。最初的Wi-Fi部署主要是用于分流和增加容量,但现在及未来的Wi-Fi将更多地融入到核心网络。这样。用户将会有“始终保持最佳连接”的体验,无论他们身处何地或采用哪种无线接入技术。用户将不需要知道或关心Wi-Fi的认证或漫游,一切都如同3G/LTE一样,都将是自动和安全的。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些来自Infonetics2012运营商调查图表中看出端倪:



从这些统计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2013年将出现以下几个特点:

1.设备支持。2012年秋,苹果也像安卓阵营一样,开始推出双模智能手机。通过增加对5.8G频段的支持,他们为这些设备开启了一个巨大的频谱资源库,在许多地区可以实现500M带宽。而在许多大城市中,即使是最大的移动运营商也很少拥有超过100MHz的付费频谱。这将推动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用户通过Wi-Fi频段来获得网络连接。(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