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移动互联网 >

平板电脑:给力的移动互联网终端

来源:艾瑞网 作者:秩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3-02 13:53 
核心提示:据国外媒体报道,研究机构iSuppli 根据2010年的最终数据预测,由于移动个人电脑市场的需求强劲的增长,2015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有望达到2.423亿台,是2010年销售量1740万的12倍。不知道还有哪个领域有如此快的增速?

据国外媒体报道,研究机构iSuppli 根据2010年的最终数据预测,由于移动个人电脑市场的需求强劲的增长,2015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有望达到2.423亿台,是2010年销售量1740万的12倍。不知道还有哪个领域有如此快的增速?

最近一年,平板电脑的热潮席卷全球,一时间平板电脑风光无限,成为最热门的电子消费类产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苹果iPad,它在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2010年50大最佳发明”中荣登榜首。不可否认,苹果iPad确实令人震撼,它颠覆了平板电脑的传统定义,令人恍然大悟——原来平板电脑还可以是这样的。在苹果iPad的推动下,平板电脑已成为功能丰富、富有个性的移动互联网终端。

平板电脑的涅槃重生

从目前的发展看,平板电脑主要指介于笔记本电脑及手机之间的一种终端设备,其屏幕尺寸通常在5~10英寸(1英寸=2.54厘米),大多数没有键盘,而使用屏幕触控操作方式。其实,平板电脑的概念很早就提出了,但是在苹果公司推出iPad之后,才突然变成了热门产品。

20世纪60年代末,施乐公司的工程师艾伦·凯提出了一种可以用笔输入信息的新型笔记本电脑的构想,可惜这个构想始终未付诸实践。直到1989年9月,美国硅谷一家公司推出了平板电脑GRiDPad,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台商用平板电脑,采用MS-DOS操作系统,当时的售价约合现在的2.7万元人民币。

1992年,IBM公司发布了手持带触摸板的电脑——第一台ThinkPad。1996年4月,第一部掌上电脑问世。然而,平板电脑这一命名真正出现的时间是2002年秋季,当时微软公司大力推广平板电脑操作系统,使平板电脑渐渐地流行起来。之后,各大公司纷纷推出以手写输入为特点的平板电脑。但是,当时平板电脑的成本与售价都很高,而手写识别率却很低,所以平板电脑未能大量普及。

平板电脑真正风靡世界是在苹果公司的平板电脑iPad推出以后,这与iPad产品的卓越设计有密切关联。iPad是由苹果公司的设计主管乔纳森·伊夫领导的团队设计的,厚度约1.27厘米,质量只有680克,使用9.7英寸的广视角触摸显示屏。它总共只有4个按键,与智能手机iPhone的布局一样,提供浏览互联网、收发电子邮件、观看电子书、播放音频或视频等功能。该产品于美国当地时间 2010年4月3日正式上市,其精美的外观、良好的操作体验及相对便宜的价格,一下子掀起了平板电脑消费的热潮。

移动互联网的创新终端

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的进一步展开,这种随时随地上网的方式更强调移动终端的便携性。用户不会愿意在移动终端上采用类似普通电脑的复杂操作,也不会愿意在巴掌大小的设备上花费大量的时间输入26个字母。而平板电脑正是将笔记本电脑缩小,将智能手机拉大,从而将二者进行融合。它比笔记本电脑更便携,比智能手机功能更强大,并整合各类数码功能,内容更加丰富。它以其简约的造型、实用的操作、简便的触屏操作优势,为用户带去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上网乐趣。

如今,平板电脑已经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称iPad为革命性的移动便携设备。它是为阅读、游戏和媒体消费而设计的,它将改变我们对电脑的传统使用方式,不再有文件和文件夹,也不再需要物理键盘和鼠标。事实上,苹果iPad提供了一种虽然算不上强大但却十分流畅的直观体验,这与当前这个移动占据主导、注意力受到挑战、网络连接随处可见的新世纪的基调非常吻合。它的开机速度很快,多点触控功能的反应也非常迅速。由于所有的应用都可以通过同一个来源下载,简化了软件的购买流程和更新的管理流程,并确保了安全性。

那么,平板电脑是否会取代传统的电视机或笔记本电脑?它是否会超越上网本、智能手机、电子书阅读器?其实,这些设备基本上会和平共处,占据不同的电子消费市场,毕竟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功能区别。例如,电视机的观看屏幕大,视觉体验更佳;笔记本电脑性能更好,处理能力更强;上网本更符合一些喜爱真实键盘用户的需求;智能手机显得小巧玲珑,更容易携带;电子书阅读器对眼睛损害小,待机时间也更长。(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