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电力 > 电力上网 >

智能电网:一切尽在“网”中

来源:比特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2-08-03 16:28 
核心提示:目前为止已经提出75项标准。其中25项已经于2010年1月确定。这25项标准包括了智能电表与家用电器可进行双向无线通信的ZigBee技术的智能能源规范。种种迹象显示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现在仍在快速推进标准化工作。

万家灯火,张灯结彩……在“绚丽”的背后,电力行业在默默而有力地支撑着城市的繁荣。

电力工业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稳定运行与效率提升关系国计民生,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电力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电力工业效率、促进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互联网驱动智能电网

“现在人们广泛谈论物联网,我认为智能电网将会成为它的一部分。我们大家都知道,互联网今天是把人连在一起的。最典型的互联网交易是,一边是数据提供商(即信息、音频、音乐和视频)或商务,另一边是消费者。但是,现在我们开始看到机器之间的通信和交易已经取代了先前的方式。” IEEE智能电网专家Steven Collier如是说。

互联网推动智能电网还没有被电力行业广泛采用,这是事实。电力行业是一个成本加成和专卖垄断的行业,这种情况的存在已经超过130年的历史了,但是,如今的互联网是一个竞争性高和变幻莫测的行业,它的存在只有20年左右的历史。电力行业公司正在进行调整,以能够大规模拥有和监控基础设施,因为他们有义务切实地服务消费者。

另外,由投资者拥有的电力公司占整个行业业务的四分之三,他们仅为拥有资产的股东谋求回报率。拥有和监控从发电站到消费者的电表,其中包括通信系统,这是电力行业的基因。这其中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大多数电力行业的企业对互联网和智能电网知之甚少,而且还存在着偏见:

互联网可靠性不高,在电力行业最需要它的时候,它不可用。

互联网安全系数不高,它可能会从智能电表或云端侵入智能电网系统进行破坏。

互联网广泛性不够,并不能在电网的所有检测和监控站点可用。

互联网过于昂贵,电力行业可以建立自己的更加经济的网络。

这些与互联网事实相悖的歪理现在依然存在,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严重化的倾向,尤其是当与单个电力企业能够建造和运营的电信网络中的拼图式网络相比较时,他们就更加相信这些歪理了。然而,一个好的迹象是,智能电表的供应商、SCADA和其他智能电子设备供应商以及企业应用供应商正在接受互联网推动智能电网的概念。很多具有IP地址的设备和基于云端的企业应用已经被纳入他们的技术计划中。

技术标准化

互联网萌芽阶段,不断受到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扶持,通过民间组织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将新技术不断标准化,营建了一系列体系框架,并基于此促进高科技企业积极参与,在短短的时间内将其影响力扩大到了全世界范围。美国互联网产业之所以如此成功快速发展并长期掌握主导权,主要是“美国政府强有力的扶持”、“技术的标准化”、“新成员的纷纷参与加速市场形成”等三点原因。实际上,美国智能电网项目建设也正在发生着同样的事情。

首先,“美国政府强有力的扶持”。2009年2月奥巴马政府成立之后不久即通过的《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ARRA)》,并推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其中有45亿美元专用于扶持智能电网的发展。

除了直接投资之外,美国政府还出台了购买太阳能光伏系统与电动汽车以及建筑节能改建的补贴与减免税等一系列智能电网相关的财政补贴政策。

不仅在财政上,基础研究方面也有来自美国政府的强有力扶持。例如,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与俄亥俄州的巴特尔研究院等都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对智能电网项目进行着大规模研发。(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