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电力 > 新能源 >

十二五规划新能源50万辆 公交公务车可成主力

来源:腾讯汽车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4-20 11:03 
核心提示:之前由于两个部委看法不同,以致定位与方法往往相左,导致新能源政策迟迟无法出台。如今,倒是没有了这一弊端,大家取得了统一看法:纯电动和插电式为战略方向,混合动力与替代燃料为普及方向,新能源政策终于出台。

4月18日,国务院通过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表示2015年乘用车油耗目标要降到6.9升,比当前降低20%。争取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到2020年超500万辆。

新能源的这个规划,可谓是重人注目,出台谨慎。

之前由于两个部委看法不同,以致定位与方法往往相左,导致新能源政策迟迟无法出台。如今,倒是没有了这一弊端,大家取得了统一看法:纯电动和插电式为战略方向,混合动力与替代燃料为普及方向,新能源政策终于出台。

看起来是个非常好的开头。但是,业界众多人士认为:实现这一目标不,难度不小。

首先,汽车发展了百年,到现在也是用“汽油”的“汽”车是所有这一种机械代步工具的统称,也就是说,汽油发动机驱动是占绝对统治地位,与之相比,其余方式都是新生事物。试想,同是石油产品、驱动完全相同、操控感受完全相同、排放完全与汽油一样达标、就连燃烧方式也大体趋同的柴油车在中国尚且难以推广,何况虽然同为代步工具,但驱动、操控感觉完全不同的纯电动车,名字尚且无法取得统一共识,谈什么市场化普及?

第二,不要说纯电动,就连混合动力的车辆价格,也比传统汽车贵上一大截,相应的国家补贴政策未能补足与同档次传统汽车的差距,崇尚一分价钱不分货的中国消费者,接受起来甚有难度。不要指望着消费者充电环保急先锋,尚未普遍富裕起来的中国,这个价格差不能不正视。

第三,消费观念的变更谈何容易。在中国这个传统意识非常浓厚的国土上,一部分人可以学外国的观念作为自己时髦的标志,但那一定得是在欧美国家畅行无阻、各方面都取得共识的前提下。新能源汽车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没有取得普及,要让中国人认同并且掏腰包买单,相当不易。要让一贯奉行“枪打出头鸟”观念的国人接受,而且是掏大银子接受,这个新概念,玩不起。沃尔沃被吉利收购,尚有高层经理人感到低了档次不肯曲就,虚荣与实用并存的中国意识,要改变几乎是个无法完成的难题,何况1205年近在眼前。爱马仕与LV可以成为奢侈品大中国富人中大行其道,但,几十万的“汽车”,那还是宝马、奔驰传统汽车更能让人接受一些。

第四,市场配套设施问题。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也是个非常实际的问题。电池是买还是租、充电站的建设未普及、电池充电时间不能与加油时间相提并论的情况下,实际的困难摆在那里,不可能让消费者为此买单。

只有一条是个利好:中国向来是个政策车市,还有那行伍庞大的公用车队伍是个可能利用的好条件。但是,目前新能源政策只是一个战略上的引导,没有明确的经济利益,而且公务车改革用自主品牌都在遭受各种各样的抵制,让人家用新能源汽车,难度不小。(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