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公司“电力天路”建设注重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
4月17日,记者在青藏联网工程昆仑山下的可可西里的甘肃送变电公司施工现场看到,一条用草帘子铺出的便道,从公路边弯弯曲曲地一直延伸到可可西自然保护区深处的塔架下,施工车辆和人员进入施工地点,都是沿着这条“帘子路”行驶,将对草原的碾压减少到最轻程度。
据悉,这是甘肃省送变电工程公司在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进行“电力天路”建设时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之一。目前,连接西藏电网与西北电网的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正在加紧进行塔架的组立工作,5月份将开始架线。在这个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施工队伍采取了多项措施,以保护青藏高原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
记者了解到,甘肃省送变电工程公司承担着青藏联网工程格尔木至拉萨±400KV直流输电工程第2标段,全长118公里。“本标段部分区域在三江源保护区,50%为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承担2标段建设任务的项目部经理王建民说。“施工过程中对环保按照国家电网公司指挥部要求采取了严密保护措施。”
施工过程中,塔基开挖施工时间都是选择在冬季严寒气候条件下进行。在青藏高原冻土区,施工中采取了挖好一个浇筑一个。同时尽量缩短塔基建设的施工周期,严格限定基础开挖面积,做到快速基坑开挖、快速基础浇筑、快速基坑回填,以避免改变冻土区域的稳定性。
在输电线路塔基施工过程中,考虑冻土对外界热干扰的敏感性,采用了遮阳篷、隔热帐篷、铺盖等隔热措施。
记者了解到,除了对冻土尽量减少扰动外,施工还对地表生态给予了严格保护。在草原上都铺设了“帘子路”,就是尽量减少对草皮的碾压。在动物迁徙过程中,一律要求停止施工,人员回驻地休息,严禁外出活动。施工结束后,还将建设防风固沙网格,种草恢复植被。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